在湖南漣源市郊,千畝油茶林青翠欲滴。這種主產于南方的油料樹種,在全省正炙手可熱。當地的油茶造林大戶李黃祥介紹,油茶樹的果實榨取茶油,號稱“東方橄欖油”,已被投資者視為“軟黃金”。7月12日,湖南省政協針對重點提案《關于加快湖南油茶產業發展的建議》,在漣源召開了督辦會。在此之前,省政協的調研組先后到省農業廳、林業廳等部門走訪,到耒陽、祁東等地實地調研,并與諸多油茶企業進行了廣泛交流。
“天下茶油,湖南占半”。但調研中發現,湖南油茶產業存在油茶加工企業多、散、亂,知名品牌少,加工產能過剩,公司化經營瓶頸多等問題。這昭示著湖南油茶產業正步入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。湖南:油茶國里的老大 在油茶林山丘上,李黃祥拿起一株油茶苗種,上面掛著三五片新葉,枝從旁開。他介紹說,“這株苗采用的是嫁接法,油茶樹原本要8年才掛果,采用這一方法后縮短至3年。”每一次技術的進步,都讓市場發生深刻變化。
2008年,是油茶產業發展的分水嶺。“每畝油茶只能產5~7公斤油,農民自己吃都不夠。”省林業廳副廳長胡長清介紹.這一年,一項重要技術得以突破,使得產量提高到每畝40~50公斤,啟開了茶油市場化的一道門。在這一年里,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在湖南長沙召開,被賦予“國家糧油安全”、“促進農民致富”等意義的油茶產業發展,提上了國家層面。國務院和國家林業局先后出臺文件,促推油茶產業發展。胡長清介紹,為響應國家號召,短短7年時間,省政府2次出臺發展意見,開創了我省林業政策支持的先河。省財政2009年起設立了油茶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,對新造林每畝一次性補貼300元。7年來爭取財政資金達到26.65億元。
在全國油茶產業發展排行榜上,湖南穩居老大位置。省油茶辦主任藍成云伸出三根指頭說:“湖南油茶有三大指標均為全國靠前:2013萬畝的種植面積,20.7萬噸的茶油年產量,213億元的產值。” “技術、政策、戰略是我省油茶產業發展的優勢。”胡長清這樣評價湖南油茶產業。
7年打拼,油茶產業已初具規模:建成一個良種推廣體系;篩選出48個優良品種,因地制宜向全省不同地區推廣;技術人員與種植戶結對聯系,責任到人,把技術送至山頭地塊。此外,重點打造了320省道衡陽、長張高速常德、223省道懷化等三條百里油茶產業帶,形成了“耒陽-常寧-祁東”“衡東-衡山”“衡陽-衡南”三大油茶產業集群。
流轉、租賃、入股……各地大膽創新,建立油茶種植生產基地。同時也形成多樣的經營模式:企業與農戶合作、企業與合作社合作、農民單干等。目前湖南已有300多家企業、2000多家種植大戶、500多家合作社投入油茶行業。被調和油擾亂的市場雖然具備諸多優勢,但歷經多年發展,湖南油茶產業步入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。
茶油常被拿來與橄欖油做比較,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測出,茶油的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高于橄欖油。廣告商打出無煙、抗衰老、抗癌等廣告詞,極力將茶油包裝為高端油品。
然而在超市柜臺上,當一種茶油賣到每公斤200元時,另一種則宣稱每公斤只需40元。懸殊的價格,使得消費者對茶油的真偽也產生了懷疑。
“仔細一看,后者‘茶油’二字寫得比拳頭大,‘調和油’三個字寫得比指甲殼還小。”胡長清揭開了其中的玄機,同樣冠以“茶油”之名,純茶油與調和茶油價格相差懸殊,讓消費者難辨真偽,無所適從。于是,消費者寧可買鄉下的土茶油,也不敢相信超市的精煉茶油。
這對油茶行業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。“雖然這些‘茶油’以調和油的身份規避了監管和法律的制裁,卻讓茶油行業名聲狼藉。”藍成云說。
調和油為何大行其道?究其原因,檢測技術是原因之一。據悉,當下檢測技術無法將調和油中各類油的比例分析清楚,以至于無法建立一套嚴格的標準,市場監督無從談起。
此外,由于缺乏高端的市場銷售渠道,茶油只能按傳統銷售模式進駐超市,面對大眾化的需求,生產商只得調低價格和品質來適應市場。
“但從大背景來看,這與油茶行業知名品牌少,生產企業多、散、亂有關。沒有形成知名品牌和相應的高端市場,茶油的價值無法體現,消費者也求油無門。”
形成此困境有多種原因。省政協委員、農工黨湖南省委參政議政處副處長鄧林華說:“農村的土地承包到戶,油茶大多數為個體戶經營。由于土地流轉不暢,常出現租地價格過高、合同不規范、合作雙方鬧糾紛等問題,制約了油茶產業大規模生產。”
由于油茶林等生物資產的價值難評估和交易,林權抵押貸款的風險補償、轉移機制尚未建立,油茶信用擔保業務滯后等原因,銀行不愿意接受林權作為抵押物。與此同時,一些油茶企業成立時間較短,尚處于投入期,賬面報表利潤不理想,很難達到銀行放貸要求,因此多數油茶企業很難得到貸款,導致長線投資無法完成。
基于困境,藍成云坦言省茶葉集團的經營模式給了他很大啟發:“由政府和行業協會牽頭,集大力、辦大事,是解決行業無知名品牌和龍頭企業困境法。這將成為今后油茶發展的一大趨勢。”公司化經營之困公司化經營的油茶基地中存在的偷摘現象,令企業防不勝防。
“雇一個人摘油茶果,他為企業摘200斤的同時,也為自己摘100斤。自己偷摘的,每斤可賣3~5元,能獲利三五百元。但對公司而言,既要支付給這個工人工資,還要承擔被偷摘造成的損失。”這樣的現象引起胡長清的反思。 深入了解后發現,這是公司化經營獨有的弊端。公司化經營是相對農戶個體經營而言,農戶經營用的是自家地,銷售渠道也是熟人親戚。而公司化經營要投入機械、租地、雇人等成本,甚至修路上山都需要錢,前期投入要高出農戶經營30%。“農戶種植不存在偷,各種各的,互為監督。公司化種植,面積廣,監督難,偷盜現象相當普遍。”
同時,胡長清道出了公司化的另一個弊端,加工環節產能過剩。“企業一條投資上億元的榨油生產線,技術達到國際水準,但每年僅能開工2~3個月,油茶籽原料嚴重‘吃不飽’。”
“據統計,全省現有油茶企業300多家,年加工設計能力達到50多萬噸,年產1000噸以上的茶油企業35家,年加工設計能力遠遠超過當前油茶資源供應量。但各地加工生產線興建不止,大部分企業都建有自己的榨油生產線,小油坊達到2000多家,多為低水平重復建設,油的品質差。”鄧林華說。
這些都困擾著油茶企業的發展。胡長清建議,每個地區確定一個統一的加工點,附近的企業和個人都可租用,在確保設備利用效率的同時,還可以確保油的品質。
企業主李黃祥對固定加工點則有不同看法,他的疑問是這樣會否影響品牌的獨立性。此外,運輸成本、油榨管理和雙方信任都將會是新問題。
為解決公司化運作中存在的偷盜問題,胡長清建議,苗種集中培育后,反包給農民,由專門的技術公司指導種植;或者企業直接從農民手中收購果子。“只要遵循市場規律、經濟規律,以市場需求為導向、品牌維護為關鍵、科技創新為手段,茶油這一特色產業一定能穩步發展。”
微信溝通
手機官網